第三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召开

第三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召开

 

2019年1月24日,在第49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第三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召开,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四方共同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与经济发展局协办,北京新康公益基金会为特别嘉宾。会议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相比前两届论坛,本届论坛的层级更高、代表性更强、讨论更深入。据统计,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堪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强大阵容,包括保加利亚前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耶夫,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波黑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等前政要;包括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奥尔加·阿尔加耶罗瓦,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达雷尔·雷京,印尼海洋事务统筹部部长鲁胡特·班查伊丹,沙特投资总局局长易卜拉欣,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吉人,日本株式会社国際協力銀行CEO前田匡史等国内外嘉宾,还有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各方社会及媒体代表,论坛共有100多人出席了会议。参会嘉宾覆盖了23个国家和四个国际组织,其中,企业界代表达到48%,表明“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上升。

论坛开幕式由“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先生主持,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黄勇先生代表会议主办方分别致辞。

 

1

邱勇代表主办方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在迎接一个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时代。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清华大学搭建“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希望与大家一起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建设成为思想碰撞、共享智慧的盛宴。邱勇介绍了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拉美中心,以及在达沃斯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等举措。尤其是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清华大学确立了“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理念,将坚定不移走全球共同发展之路,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更扎实的行动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一流人才,努力建设走在世界前列的一流大学。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中介绍了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的情况,认为香港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更多机会,香港应该利用各种独一无二的专业服务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一带一路”做出更大贡献。林郑月娥女士也强调,香港在“一带一路”中要大有作为,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面对世界大变局中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环境,内地与香港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不断创新、加强合作,协力共建“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言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先生在致辞中倡导各方要精诚合作,共推“一带一路”,创新包容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黄勇介绍了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重点项目更加关注民生、合作模式更加多元、平台搭建更加积极、公共产品更加成熟、与世界携手同行更加有担当等七个方面。展望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在继续做好“一带一路”建设谋篇布局的“大写意”的同时,将努力绘制好深耕细作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坚定开放合作,放大“伙伴精神”,激活有生力量,推动共赢发展,以更加务实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3

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黄勇致辞

致辞结束后,与会代表围绕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一)共建“一带一路”,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二)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搭建务实合作新平台;(三)“一带一路”框架下,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开放。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分享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提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参考建议。

议题一:共建“一带一路”,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第一议题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田薇主持,集中讨论共建“一带一路“和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理论问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这一倡议的提出,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的体系,国际舆论中很多的批评声音并非是否定“一带一路”,而是强调这一倡议应该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均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奥尔加·阿尔加耶罗瓦女士认为,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重大贡献,尤其是在加强PPP合作方面,提倡包容、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她认为应该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旗舰基础设施计划。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则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的角色,他认为,中亚国家普遍对“一带一路”将中亚地区作为重心感到振奋,中国在中亚的努力值得称赞,他也提醒中国要重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平衡,尤其是要重视积累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让“一带一路”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达雷尔·雷京介绍了马来西亚新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认为马来西亚将会继续支持、接受“一带一路”作为马来西亚发展的方向。当然,马来西亚也会慎重对待一些具体项目,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但马方相信中方推动相关项目的初衷都是有诚意的,有些人认为是一种“债务陷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大家应该重新建立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信任。尤其是现在有些人对2019年经济发展感到很悲观,马来西亚应该和中国一起来克服、超越这种悲观的舆论环境,自己掌握自己的未来。

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统筹部部长卢胡特·潘加丹分享了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在“一带一路”中项目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技术转让等领域都是非常成功的。印尼方面普遍认为,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与协调,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是不可能成功的。印尼期待中国应该以企业对企业的方式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与中国合作解决透明度和规则等具体问题。

沙特投资总局局长易卜拉欣对中国与沙特开展“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表达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沙特带来了开放、合作和共同的利益。尽管中国与沙特之间的联系由来已久,但“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了一个新的榜样,给沙特国家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案。沙特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立足于21世纪的互联互通合作伙伴关系,帮助中国实现“一带一路”的远景计划,帮助沙特能够更加深入地加入经济全球化当中。

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兹·W·科勒德克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30年来的巨大变化,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了基于合作共赢的新型全球方案,为世界做出了一个榜样。作为来自中东欧国家的代表,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对中东欧国家有很大的启发,希望看到中国的共赢方案走向成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澄清了对于“一带一路”的误解,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关乎中国,但也并非限于中国,它是一个与世界协作的倡议。他认为在未来中国走出去,香港在很多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都可以让香港为“一带一路”做出更多贡献。

议题二: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搭建务实合作新平台

第二议题由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主持,集中研讨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和搭建务实合作新平台的问题。与会嘉宾讨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应该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共商共建共享。面对一些批评和质疑,必须积极回应,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保加利亚前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耶夫结合自由贸易议题,集中讨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赢合作原则。他回顾了和习近平主席交流的情况,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一个各方参与的平台,各国在这一平台上,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关键是“一带一路”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坚持互联互通的计划,各国融合在一起,在某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合作,实行共赢,这是“一带一路”充满活力的秘密。

波黑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价值是共享,它属于全世界,应该进行广泛磋商,分享利益,进行合作。共赢和分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必须将其贯彻于经济合作、社会合作、地区合作等各个层面上,这样的“一带一路”才会真正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日内瓦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弗兰克·范龙佩代表联合国工发组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的合作。他认为,“一带一路”发展空间巨大,且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共同的议程。围绕各种合作和资源,特别是南南合作、三方合作等,联合国工发组织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合作伙伴机构,“一带一路”是一个分享各种宝贵经验的平台。

地中海组织丝路委员会秘书长穆罕默德·萨赫比·巴斯里从中国与北非的合作介绍了非洲对“一带一路”的认识过程,非洲人已经意识到“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国成功克服了国内的种种挑战,维持了国内的经济增长,改善了中国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形象。但是,他认为中国必须重视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与各大文明进行有效的融合,与社会各界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稳定、安全和繁荣。

清华大学教授赵可金在发言中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一个发展的平台,也是一个治理的平台,要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一些合作框架和网络,建立高层对话和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他认为,“一带一路”不仅要有中国的倡议,更要推动确立双边和多边的共同成果,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投入实施,建立了更多的合作平台,让国际社会更加相信这个倡议。同时,面对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种种批评声音,比如缺乏透明度、内涵模糊以及“债务陷阱”等问题,中国应该积极回应,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处理好中美关系和WTO的改革,在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提升到心心相映的原则,通过努力,不仅解决好经济和发展合作的伙伴关系问题,也解决共同治理的游戏规则问题,只有如此,“一带一路”才能行稳致远。

议题三:“一带一路”框架下,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开放

第三议题由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主持,与会代表集中讨论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开放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应该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不仅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要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多借鉴一些地区政府和企业的经验,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

 

日本株式会社国际协力银行首席执行官前田匡史先生认为,“一带一路”的合作应该有一些具体清晰的规则,以保障透明度、保证包容性、保障项目互动、保证债务、保障法治,这有利于扩大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两大经济体,应该深化合作,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框架的合作。

澳中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澳门立法会议员崔世平先生结合澳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澳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角色,他认为澳门是通过中国、通往欧洲的大门,在基建建设投资、世界文化遗产、自由港、休闲之都等方面,澳门都大有可为。其中,由于澳门的幸福指数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幸福因素也可以让澳门有施展身手的空间。

中国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先生对区域合作提出了一些有启发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多利用一些多边场合来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多与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TO等多边组织合作,并建议成立一个“一带一路”区域委员会;同时还要重视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深化第三方合作也是非常好的形式。比如中日合作,英国也有兴趣建立平台,即在第三国建立“一带一路”的合作,加强治理形式上的创新,多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鑫桥联合控股(香港)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施锦珊先生认为,无论是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该进入“一带一路”发展项目当中,与各种民生建设、基建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他还用详实的数据和事实回应了所谓“债务陷阱”质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并没有给“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债务增加风险,反而能为当地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严厚民先生介绍了一些具体项目运营的问题,强调项目运营的模式非常重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可复制的模式,应该加强总结,适应不同的情况。

 

7

参会嘉宾合影

新闻来源: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