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新闻

同心共济是中欧共同抗疫的主旋律

欧阳久 国际问题观察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欧洲持续扩散蔓延,欧洲累计确诊人数已占全球一半以上,病亡人数占全球三分之二,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面对欧洲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坚定地同欧洲站在一起。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个人,中国社会纷纷通过各种途径为欧洲国家和人民提供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具有丰富一线抗疫经验的医疗专家组也第一时间驰援欧洲。欧洲各界对中方的善意也予以充分肯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对中方的及时援助表示感谢;部分国家领导人亲赴机场迎接中方援助物资或人员;意大利外长迪马约等欧洲多国政要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感谢中国克服困难,给予宝贵支持。中欧携手互助应对疫情,充分体现了中欧人民之间的友谊,更说明了中欧关系的本质是合作、是伙伴。

尽管欧洲近期也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论调,如指责中国对外援助有地缘政治考量、造成了欧洲内部分裂等等,但我们相信,同心共济是中欧共同抗疫的主旋律,而民意民心是中欧守望相助最真实的见证。援意医疗队的四川籍医生毅然踏上万里抗疫征程,因为他们无法忘却当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意大利救援队奋力营救伤员的恩情。两名留法的湖南小伙为尽绵薄之力,在餐馆响应法国“禁足”措施关门歇业后,主动为当地医护人员、消防队员送热餐。而意大利那不勒斯女孩奥罗拉创作的一幅两名中意医护人员奋力托举意大利的插画更是在不经意间走红网络,让许多中意网友为之动容。这无数个平凡的抗疫群像如同春日阳光,驱散疾病的阴郁,带来温暖与希望。

病毒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克时艰。正如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近日所说,疫情面前没有中西制度之争,只有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别。在不久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向世界发出了团结一致应对疫情挑战、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这不仅彰显各国加强世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决心,更昭示建立国际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势在必行。中国和欧洲是世界上两大力量,肩负着抗疫国际合作的责任与担当。当前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中欧抗疫依旧面临诸多挑战。然而,越是艰难,越要咬紧牙关。中国将继续同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社会并肩战“疫”,共同书写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故事,也共同期待战胜疫情后举杯相庆的时刻。

全球并肩抗疫 中国彰显担当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综述:全球并肩抗疫 中国彰显担当

新华社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19万例。疫情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这场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国与其他各国携手作战,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并提供物资援助和派遣专家队伍,彰显大国担当。

  分享抗疫经验

南非目前是非洲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面对当地日趋严重的疫情,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日前组织了中国专家视频交流会,与南非卫生系统官员及专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南非卫生部长穆凯兹感谢中国“雪中送炭”。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全球多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举行类似的视频会议,主要围绕病毒检测、病例追踪、防控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非常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各国应分享抗疫经验和疫情信息,互相借鉴学习,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提供物资援助

疫情无情人有情。不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缺少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物资,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多国对此表示感谢。

非洲是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中国援助18个非洲国家的抗疫物资6日运抵非洲,包括呼吸机、N95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由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向54个非洲国家捐赠的大量医疗物资近日也陆续抵达非洲。非洲联盟表示,这些医疗物资将极大增强非洲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

同样收到中国物资援助的还有中东地区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伊朗。伊朗卫生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阿萨迪拉里表示,当前伊方抗击疫情已进入关键时期,中方此时给予援助十分重要,有效缓解伊面临的物资短缺等困难。

据悉,中国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充分开展国际合作,向法国等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积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大国担当。

  派遣专家队伍

在欧洲国家中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每天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防护物资紧缺。截至目前,中国先后派出三批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分享抗疫经验。

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主席罗西衷心感谢中国专家组专程赴意驰援,认为中方捐助的物资切实解决意大利燃眉之急。他说,在意大利疫情大规模蔓延时期,中方及时施以援手,这是意中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真实写照。

还有意大利网友写道:“中国一直向意大利提供援助。‘一带一路’的纽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

除意大利以外,中国还向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老挝等国派遣了医疗专家组。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近日在电视讲话和社交媒体中对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表示欢迎,并说“这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援助,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委人民的支持”。

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所说,未来几天、几周以及几个月将“考验我们的决心,我们对科学的信赖和我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应对疫情的要点是同舟共济。

在决胜之地,习近平发出“必胜”最强音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伴着暖阳春风,习近平总书记踏上武汉这片英雄的土地,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3月10日,习近平考察了医院,走访了社区,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坚定了前方将士、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必胜信心。

这些人,他热情赞扬

惊蛰已过,江城春意渐浓。作为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这种向好态势和阶段性成功,离不开各方各面的艰苦努力和无私付出。

在武汉考察期间,习近平称赞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他说:“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习近平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点赞,称赞他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他深情地说:“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习近平心中的“致谢名单”上还记下了这场严峻斗争中的每一个努力付出的群体: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的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即动、勇挑重担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不惧风雨、坚守一线的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正是总书记点赞的这些“本色英雄”,诠释了“同舟共济”的真正内涵。

习近平同时送去了温暖的关怀,对一线将士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后勤保障等细细询问和叮嘱。

他同正在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代表视频连线,叮嘱广大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抓住机会休息,要求有关部门要落实好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落实好工资待遇、临时性工资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尽快出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措施,帮助大家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他连线感染科病房,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交流,鼓励患者树立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听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他来到社区生活物资集中配送点,详细询问米面粮油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情况,强调要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桩桩件件,巨细无遗,饱含深情。

 这些事,他强力部署

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警惕长期应战带来的麻木疲惫和向好态势带来的松劲懈怠。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

习近平强调,要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在对各项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中,习近平指出了“第一位”和“重点”。他强调,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

在这场战“疫”中,医疗救治力量是挽救生命并最终战胜疫魔的关键力量,也是习近平战“疫”部署的重点。在实地考察结束后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他对医疗救治工作提出4点要求: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要进一步落实“四集中”措施,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要加强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调配;要加强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统筹。这些要求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提升救治水平,做好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兼顾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疫情防控,“防”在“控”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习近平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加强进出人员管理,要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在考察中,他特意走访社区,强调防控力量要向社区下沉,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防控依靠人民也为了人民。民生是习近平不变的关切,疫情中的民生工作更令他时刻牵挂。对于米面粮油等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他一一安排、细细叮嘱。真挚的人民情怀体现在总书记的一言一行中。

这场“大考”,他要求交出合格答卷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实地考察后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

2月1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他就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强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并对此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在电视电话会议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站在战“疫”最前线武汉,习近平更加重视这座城市在应对这次大考时的经验教训。他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习近平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激励他们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他指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在考察中,习近平发出“必胜”最强音。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这是我们战“疫”必胜的信心之源。

新华网 程瑶

习近平的武汉“情”

4月8日,武汉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荆楚大地正在逐步恢复往日的容颜!

历经两个多月,从按下“暂停键”到“重启”,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经历过一次次重大历史考验的城市,在同无情病魔的卓绝斗争中“挺”了过来,一步步地走向胜利。

武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为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周密部署,为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日夜操劳,为英雄的武汉人民真诚赞叹。

丝丝缕缕,方方面面,用情至真,用心至深。

“情”系生命——“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武汉,是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风暴之眼”,是习近平最深切的牵挂。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一以来,他先后8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每次会议都会专门提到武汉,提出针对性极强的要求。

“对进出武汉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着力解决床位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不足问题”“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慎终如始、一鼓作气”……

此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等高规格会议上,习近平多次对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细致部署,就不同防控形势精准施策。一系列战“疫”举措围绕武汉的现实需求密切展开,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情之所系,行之所至。“我是来看望慰问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专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对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进一步进行部署动员,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力量。

习近平动情地说:“我坚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习近平的必胜信心,也是举国上下的必胜信心。

“情”系发展——“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武汉,不仅是湖北省会,还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乃至全球产业链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近平始终思之深,念之切。

2013年7月,习近平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当时雨下得很大,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伞,穿着被打湿的衬衫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现场照片一经发布,无数国人为之感动。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8年4月,习近平再次来到武汉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走进企业了解科技创新成果、深入社区考察基层治理、召开座谈会谋划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武汉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掌舵定向。

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武汉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

“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习近平明确表示,要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科学精准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会议研究的重要议题。

3月27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湖北有序复工复产,帮助湖北解决财政、融资、供应链等实际困难,支持湖北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工作。

截至4月4日,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3.2%。武汉市复工复产工作,快于预计,好于预期。

习近平的武汉“情”,凝结着对这座城的长久谋划和精准考量。

“情”系人民——“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

“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时,习近平饱含深情地盛赞武汉人民。他强调,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座英雄的城市、一群英雄的人民,以“隔一座城,护一国人”的牺牲和奉献,用感天动地的坚持和努力,为全国全民战“疫”取得积极向好态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从“暂停”到“重启”,作为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用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与疫魔进行着顽强斗争。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让国人泪目。

面对病毒威胁时的惶恐焦虑,痛别亲人爱人时的忧伤苦楚,长期居家隔离时的憋闷孤独……对此,习近平在考察时动情地说:“大武汉有上千万人,通过封城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难度很大,下这个决心是非常不容易的。确实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作出了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很了不起,你们为整个抗疫斗争立下了大功。”

“尽管武汉的疫情形势逐步向好,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这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坚持就是胜利。请大家再坚持一下!”

“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想,武汉市是多么好的一座城市!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武汉人民展现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还有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好好总结、好好发扬。我相信,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

习近平深厚的武汉“情”,是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悠悠深情,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脉脉温情,更是带领中国人民共克时艰、同心奋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烈烈豪情。

以高质量“中国制造” 助力全球抗疫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越来越多国家面临严峻考验。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表示,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初,许多国家施以援手。“中国愿意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为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加倍地回馈国际社会。”

据海关部门统计,今年3月下旬以来,我国出口疫情防控物资增幅较大。3月1日到4月4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元,主要包括:口罩约38.6亿只,价值77.2亿元;防护服3752万件,价值9.1亿元;红外测温仪241万件,价值3.3亿元;呼吸机1.6万台,价值3.1亿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284万盒;护目镜841万副。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约占83%,价值85.2亿元。

为深化国际疫情防控合作,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监管,3月3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五类产品,必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监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

“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是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举措。”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说,海关将继续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支持有资质、有信誉的企业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

据悉,目前已有2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取得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注册证。对外国采购商来说,可供选择的供货商数量相对充足,供货质量更有保障。

江帆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疗物资出口规模稳步增长,随着中国医疗物资出口规模有序扩大,将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我们也提醒国外采购商从药监部门公布的企业名单中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为产品不符合资质要求而导致无法正常出口。”江帆说。

“生命高于一切。医疗物资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江帆强调,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医疗物资质量安全,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加强质量监管尤其重要。出台公告的目的,就是为了严控产品质量,规范出口秩序,更好地发挥医疗物资在全球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政府支持全球抗击疫情的坚定行动,是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主动担当。

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已有54个国家(地区)以及3个国际组织和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另外还有74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正在与中国企业开展商业采购洽谈。

江帆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如医疗物资出口中出现质量问题,将认真调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惩处,决不姑息。同时,严控出口质量,规范经营秩序,切实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好地发挥医疗物资对支持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6日 02版)

最好的致敬,是以制度关爱医护人员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的世界卫生日宣传主题定为“致敬医护,共抗疫情”,要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关爱、慰问、奖励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要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对在抗疫战场上牺牲的医护人员致以深切的哀悼。

回顾疫情暴发以来的这段时间,各地医护人员带给人们太多感动。疫情暴发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务人员火线驰援湖北,可以说,他们为国内疫情防控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理当受到鲜花与掌声的回报。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既看到了医护人员以生命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也看到了广大病患、家属乃至全社会的感恩之心。从武汉当地农户为驰援湖北医疗队送来胖头鱼、土鸡等土特产,到四川省火锅协会倡议会员单位为四川所有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一年的火锅,再到大学生们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线上义务家教服务……这些来自普通老百姓的暖心之举,彰显了人们对这些抗疫战场白衣天使的感恩与回馈。人民心中有杆秤,这些白衣执甲、以命相拼的英雄,值得受到如此礼遇。

我们既要鼓励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自发关爱,也要及时兑现对参与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在疫情暴发初期,各地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出台了不少关爱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奖励政策。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应及时足额兑现给医护人员的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落实相关政策。只有让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不吃亏,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英雄挺身而出,这也是历史上“子贡赎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从长远来看,致敬医护人员,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关爱医护人员的制度机制。长期以来,医护人员收入水平、医患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客观存在。尊医重卫,就是要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制度规则,着力形成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医务人员安全和正常医疗秩序,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提高阳光收入,强化绩效考核正向激励,使尊医重卫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致敬疫情防控中的英雄,需要我们用制度关爱白衣战士,把礼赞化为硬核保障。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参与、共担责任,才能真正使尊医重卫成为良好社会风尚,才能促进更多优秀医务人才投身公共卫生领域,更好地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福祉。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7日 01版)

同担风雨 北京新康公益基金会、北京康美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向日本捐赠防疫物资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人民经过共同努力,渡过了疫情最严重阶段,我们对日本目前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愿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克时艰。北京新康公益基金会、北京康美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健康发展联合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药品与医疗器械医学转化分会联合向日本医疗学会捐赠医用口罩20000只。面对严峻疫情,中国和日本相互支持,体现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

jzrb

rbjskz

李克强两个月8次开会,定向为这一庞大群体”供氧”

李克强总理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这是近两个月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8次定向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庞大群体“供氧”。

李克强会上强调:“应对当前国内外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力度。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特殊难关。”

今年2月5日,春节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要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建立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帮扶机制,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

2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新增优惠利率贷款。

3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3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稳就业时,李克强重点强调要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困难,尽快让它们普遍受益。3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要加快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已定政策措施。

在3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近段时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相继出台一系列保供、助企政策,在有效防控疫情同时有力推动了复工复产。当前国内外疫情和世界经贸形势急剧变化,远超国内外各界预期,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如果说,春节后我们一系列政策调整的立足点主要是保供、助企的话,这一轮的政策调整重点,则是更加着力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总理说,“但无论政策前后怎么调整,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财税支持。”

当天会议确定,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扩大对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全部用于发放小微贷款。

李克强会上明确要求,相关优惠政策要“提速”,引导中小银行进一步扩大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他说:“中小银行一定要明白,中小微企业是你们的客户和‘上帝’。中小微企业生存不下去,中小银行也很难独善其身。”

会议同时决定,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全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健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商业保险产品,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减轻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负担。

李克强说,当前我国各地在有序复工复产进程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大企业不可或缺的产业配套链条。

“中小微企业发展遇到困难,不仅影响大企业复工复产,更会直接影响‘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总理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不好,社会就难言安宁。”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华社杭州4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阳春三月,之江大地繁花似锦、草木葱茏。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和省长袁家军陪同下,先后来到宁波、湖州、杭州等地,深入港口、企业、农村、生态湿地等,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
3月29日,习近平前往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穿山港区采取措施及早恢复生产,港口吞吐量已逐步恢复至日常水平。在业务调度大厅,习近平听取了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在一楼大厅,习近平同港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对他们表示慰问。习近平强调,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恢复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要未雨绸缪,关注境外疫情形势,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应对和化解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限制性措施对货物航运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习近平希望他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优异成绩。
随后,习近平乘车来到穿山港区2号集装箱泊位,冒雨察看了码头现场集装箱作业场景,了解港口作业情况。习近平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离开港区,习近平前往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考察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介绍。习近平来到生产线旁,同工人们亲切交谈,询问大家返岗途中是否都顺利、复工后生产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工资发放是否正常。习近平指出,大家克服疫情影响,及时返岗复工,既是为企业好、为国家好,也是为自己好。企业正常生产就能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就能给大家创造就业机会,大家有收入,家里就有了保障。习近平强调,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支持下,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好发展。
在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习近平详细了解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并同园区管理人员、中小企业负责人代表、外地返浙员工代表等亲切交流,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类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随着疫情形势发展变化还将及时进行完善。党中央特别考虑到了中小企业,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广大中小企业要发扬企业家精神,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努力战胜疫情挑战。
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考察调研。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该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习近平详细了解余村发展情况,对他们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村庄一片青翠欲滴。习近平沿着村庄绿道察看村容村貌和农作物长势,看到村民正在清理荷塘,习近平走到田边,同村民交流起来,询问春耕备耕情况。听说总书记来了,村路两旁聚满了村民,爆发出阵阵掌声欢呼声,热烈欢迎总书记。
春林山庄是余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创办的第一家民宿。山庄主人热情将总书记迎进院内,向他介绍这些年来农家乐经营和白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小院里,习近平同老村支书和返乡创业村民代表拉起家常。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后,习近平来到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了解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情况。习近平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安吉县的做法值得推广。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3月31日,西溪湿地烟雨朦胧,水草丰美。习近平来到这里,沿着绿堤、福堤,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一路上,游客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不时向大家挥手致意。途经炒制龙井茶和出售本地特色文创产品摊位,习近平上前观摩,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习近平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习近平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习近平接着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4月1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浙江各项工作予以肯定。习近平强调,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疫情要强调再强调、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尤其要加大对无症状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不能出现任何漏洞。
习近平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要推出招引人才、促进创新的实招硬招,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
习近平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指出,区域协调发展同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相关。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建设好美丽乡村。要认真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助力对口地区跨越发展。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习近平强调,这次疫情防控斗争是对各地区各单位管党治党水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实打实的考验。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把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管理抓实,把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夯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丁薛祥、刘鹤、何立峰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来源:新华网,2020年04月01日)

扶危济困彰显大国担当

作者:王瑞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3月26日,二十国集团召开领导人特别峰会,急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策。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加紧行动起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面对疫情,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于扶危济困中,彰显大国担当。

负责任,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疫情突袭,中国决策果断、行动迅速,治疗防护、科研攻关、社会保障、宣传引导等数管齐下,政府、机构、社区、个人全员参与配合,武汉主战场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不仅如此,中国急人之困,力尽所能,将抗疫经验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中国“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有胸怀,不计嫌隙,皆以大局为重。当中国深陷疫情泥淖之时,西方世界某些人士又戴上“有色眼镜”,抹黑中国形象,甚至幸灾乐祸。然而,当其所在国也遭受疫情时,中国出人、出力、出方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面对国际防疫合作的缺失或不足,中国积极推动,主张启动更具有多元代表性、处理多边事务更有效率的二十国集团平台,最终促成召开此次特别峰会,从而充分发挥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全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

有眼界,支持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疫情快速蔓延扩散,全球供应链、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连遭重挫。从根本上看,疫情是阶段性因素,并不会逆转第四次产业革命前进趋势,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仍将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此次疫情所揭示的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危机,而是全球治理的危机。近些年来,全球治理制度遭受冲击,现有治理体系并未适应这种新变化、新趋势,未能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等作出及时、有效反应。当全球性挑战出现时,国际社会往往陷于被动境地。而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等,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治理”“无效治理”“低效治理”的危机。此次疫情,再一次让国际社会感受到治理赤字的切肤之痛。可以预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所开启的也将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全面改革之路。

一场疫情,冷暖自知。海内外必将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体会到全人类呼吸与共,命运相连的深刻含义。中国所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各国人民谋幸福、求发展、爱和平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全世界人民的最大公约数,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斯敏、梁鹤)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30日 07版)